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举办202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并讲授新生第一课
9月4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举办202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新生第一课,2025级新生全体参与,认真聆听学习。
开学第一课
上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第一课在方李邦琴楼B101室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查晶担任主讲人。
查晶由北大历史、北大精神的孕育与发展以及北大人的光荣传统三个方面展开讲授,带领同学们在入学之初走近北大、理解北大、融入北大。
从北大的历史脉络谈起,同学们跟随查晶的讲解,一同回溯北大历史的五个重要时期: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期,作为具备近代意义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在建立之初就提出了“人才强国,教育兴国,通才教育,追求世界一流”的响亮口号;1919年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1937年西南联大时期,北大师生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科研与教学,铸就了坚韧不拔的学术精神;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全国顶尖文理科师资汇聚北大,奠定了基础学科的优势;1978年改革开放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并在新世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在了解北大百余年的历史后,查晶深入阐释了北大精神的孕育与形成。自戊戌变法以来,北京大学便是维新思想和民族复兴意识的重要载体。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基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基因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塑造了独特的北大气质,成为北大人的精神滋养。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在一代代北大青年中传承,形成了北大人的光荣传统与优秀品质。查晶讲述了张太雷、邓稼先、王选、樊锦诗、胡春华等北大校友投身革命、潜心科研、扎根基层、以学报国的事迹,并勉励同学们,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格修为,把个人的成长与民族复兴的伟业结合起来,在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最后,查晶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与2025级新生共勉,希望同学们“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2025年开学典礼
下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于方李邦琴楼B101室举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党政班子、教师代表及2025级新生出席典礼。典礼由学院副院长李海燕主持。
李海燕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同学们以“博学”丈量世界,用“审问”打开边界,借“慎思”雕刻自我,凭“明辨”守护初心,靠“笃行”写下答案,与汉院一起,把“中文之美”传向未来。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5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首先,师生共同观看了学院建院20周年纪念视频,回顾北大在对外汉语历史上做出的重要贡献。
启航新征程,奋进再扬鞭。2025级博士研究生陈碧雪作为中国新生代表发言。她表达了对能够进入北大汉院深造的激动之情,同时鼓励同学们以语言为研究对象,更以之为方法,理解他人、安顿自我,并在对话中传递理性的声音和温暖的力量。
2025级硕士研究生、来自马来西亚的吴奕茹代表留学生新生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在北大读本科的经历和感受,也表达了对研究生生活的期待。她希望在未来几年里,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们相互学习,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成长,也为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教师代表、2025级硕士生班主任郑琦分享了两点启示:一方面她指出,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能够跨越不同领域、适应各种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未来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她鼓励同学们相信自身价值,担当时代使命,要学会主动创造价值,推动对外汉语教育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后,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查晶为博士生新生班主任易维老师和硕士生新生班主任郑琦老师颁发聘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代表学院向2025级新生表示欢迎。他以“为自己负责”为题,向新同学传递了深切的期许。赵杨提出,第一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守住人生的“1”, 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第二要为自己的学业负责,把握成长的主动权,培养计划性和专注力;第三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拓展视野、锤炼品格,积蓄不断前行的实力。守护健康,让成长有底气;专注学业,让进步有方向;规划未来,让人生有高度。而这种“为自己负责”,正是为他人、为社会负责的起点。
最后,出席典礼的全体师生在方李邦琴楼前合影留念。愿2025级新同学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在崭新的学术征程上书写青春篇章,让蓬勃朝气在百年学府里尽情绽放。
文字 | 叶婧瀛 束韵哲
图片 | 李若兰
编辑 | 叶婧瀛